一、历史底蕴与办学定位
-
历史沿革
- 前身为17世纪法国天主教堂,1950年正式建校,2005年与木洞镇中学、青山中学合并,形成完全中学规模。
- 文化基因:以秘书长杨沧白、首位驻外女大使丁雪松等校友为荣,传承“平民教育”理念,定位“平民子弟成功的摇篮”。
-
学校规模
- 占地60余亩,64个教学班,学生约3500-4000人,教职工近300人。
- 进步规划:正推进120亩新校区建设,目标打造市级历史名校与科研特色校。
二、核心特色与教学创新
1. “知能课堂”改革(逆袭关键)
- 模式亮点:
- 学生分小组轮任“领学代表”,通过课前备课、课堂互教、小组竞争,变被动为主动进修。
- 教师角色转型为引导者,重点培养表达力与逻辑思考(如初一语文公开课案例)。
- 成效:
- 2015年生源仅195人,2022年报名达700人,教学质量综合评估跃居片区第一、全区第一梯队。
2. 德育与素质培养
- 灵魂重塑:针对农村学生自卑、厌学难题,从礼仪卫生、就餐就寝等细节入手,设立“学科部长制”激发领导力。
- 特色活动:班级分组代表“自信、聪明”等质量,融合流行文化(如小组口号、歌曲创作)提升凝聚力。
三、师资力量与升学表现
1. 师资实力
指标 | 详情 |
---|---|
骨干占比 | 特级教师、市区级骨干超30%,含市区级杰出班主任、课改能手(如王成红、李劲等) |
教研成果 | 教师多次获市级赛课一等奖、论文奖项,承担区级命题与青蓝工程指导。 |
2. 升学数据
- 高考升学率:连续多年稳定在80%以上,2022年达82.4%,获巴南区高中教育质量一等奖。
- 中考表现:2023年联招线576.5分,高于部分传统学校;初中部全区排名第七,成“黑马”。
- 特色人才:培养航拍少年揭铭瑞(作品登市级媒体)、学科竞赛获奖者等多元人才。
四、校园环境与硬件设施
- 天然人文:临江而建,古木参天,拥有沧白亭、名人广场等文化景观,被誉为“读书佳地”。
- 现代化设施:
- 多媒体聪明教室、标准化实验室、现代化运动场;
- 学生公寓、餐厅生活设施完善,新校区将扩容升级。
?五、潜在挑战与适配建议
- 地理位置局限:
- 距市中心30公里,生源以周边农村为主,高中部吸引力弱于城区名校。
- 竞争压力:
- 区内排名落后于全善中学、清华中学等传统强校,初中部处第七位。
- 适配群体:
- 中等生:分层教学+小组互助利于稳步提升;
- 操作型学生:课改模式强化表达与协作能力;
- 农村学子:平民教育定位降低经济门槛。
?FAQ:高频疑问解答
难题 | 解答 |
---|---|
Q1:是重点中学吗?区内排名怎样? | A1:是巴南区第四所市级重点中学;初中部2023年全区第七,高中部属区重点梯队。 |
Q2:“知能课堂”是否影响升学? | A2:正相关!课改后升学率稳超80%,生源从195人增至700人,教学质量跃居片区第一。 |
Q3:有重点班吗?怎样分班? | A3:未设重点班,但推行分层走班教学,按学科能力分组优化辅导。 |
Q4:住宿条件怎样?是否强制住校? | A4:公寓设施齐全,非强制住校;农村学生优先安排床位,通勤不便者建议住宿。 |
Q5:新校区什么时候投用?有何升级? | A5:120亩新校区在建,规划扩容设施、增设科研中心,具体投用时刻待官方通告。 |
Q6:小升初对口政策是什么? | A6:按巴南区“户籍+学籍”摇号招生,2024年全善中学摇号600人,木洞中学类似(详询校方023-6643)。 |
行动贴士:
- 探校时机:关注每年4月课改公开日(30余校“取经”),亲身体验课堂模式;
- 咨询方式:校办023-6643(核实新校区进展/分班政策);
- ?志愿建议:冲名校选全善/清华,重性价比与课改特色选木洞。
木洞中学以“知能课堂”改革 实现从垫底校到示范校的逆袭,师资扎实、升学率稳(82.4%+),环境人文兼备,适合中等生及注重综合素质的家庭。若追求顶尖竞赛资源或城区便利,需权衡地理局限;若看重渐进式提升与平民教育理念,该校是巴南优质之选!